top of page

打倒公主病 解構6大成因與對策


香港最佳親子智慧雜志 ISSUE 12 Apr 2013 HK$38

www.famworld.com.hk

www.facebook.com/famworldhk

樂活.家

FAM

Parenting·Education·Health·Lifestyle

理盧幼慈教你化解兄弟嫉妒

英語教學就是最好?

預治流感常見謬誤

打倒公主病

解構6大成因與對策

·公主衫惹禍 ·傭工服侍周到 ·不知人間疾苦

·小小購物狂 ·無對象「密密傾」 ·事事輕言放棄

贈閱本

編者話

From the Editor-in-Chief

總編輯|馬鎮梅

下筆之時,剛接連發生了兩宗逆子弒親案,轟動全港之餘,也震懾父母心,為甚麼兒子要這樣對待至親?教養過程中出了甚麼錯,令孩子變得如此殘暴、冷靜計劃殺人、肢解雙親?陳惠良在〈腦與思考力〉一欄分析教養法如何影響孩子腦部發展,令性格變得暴戾偏執,「童年陰影」真有其事。

那麼,是不是孩子罵不得?如果事事遷就,搞不好「患」上公主病、王子病,豈不又會令人頭痛?我們在上期封面故事討論過香港男孩危機、解決辦法,今期就來談談女生如何教。

我們訪問了擁有多年家庭輔導經驗的徐惠儀、提倡品格教育的馬露明,拆解現時教養女生會遇到的問題、公主病的成因與對策,原來一條公主裙真的會令女生以為自己是童話裡的公主!更有趣的是,兩代教育專家不約而同地說:「女生學業成績無問題,危機沿於朋輩與自信心!」可見時代變遷,教養女孩的核心不變,關顧女兒家心事才是癥結,為此我們邀請見盡學生百態的資深輔導教師任何玉芬;女性典範、莫文蔚媽媽莫何敏儀分享教女心得:如何令女兒顧全友情同時也懂明辨黑白,幫助女兒變得更有主見、更獨立。

社會富裕了、選擇多了,兒女卻彷彿變得更難教,幸而聽過各家說法:「港孩問題嚴重但好在仍有解救方法」,如(不一樣父母)的主角吳斯翹(Billie)說自己也給媽媽養成不會做家務、煎蛋會燶的「港孩」,所以,她決定用養蘑菇的方法扶育兒子!還自創九式教養哲學,實行粗養蘑菇仔。

不想自己的孩子變港孩、想知如何重拳打走公主病?還不快動手翻看《樂活.家》,看看別家父母有甚麼教養好點子!

打倒公主病! 解構6大成因與對策

FAM

專題

封面故事

撰文|關詠賢 攝影|BenLi@HarmonyPhotography、麥兆豐、Johnson Poon、關詠賢

模特兒|黃天晴、羅雅藍 部分圖片|受訪者提供

場地|Swish Club Thai Boxing & Fitness、金域假日酒店Hari’s Bar(莫何敏儀訪問)

打倒公主病!

解構6大成因與對策

在一眾爸媽眼中,每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小寶貝,常說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」,生了個女孩的話,要憂心的又可能多添幾項,看著她們柔弱纖細的外表,即使捧在掌心如明珠般呵護,彷彿仍是不夠。若是捧得太肉緊,養出個公主病、將來變成「港女」怎麼辦?

吾家有女初長成,到底怎教才不至過分溺愛?怎樣才可避免女兒變得過分愛美、過於依賴、自我中心?今期邀得家庭基建教育及出版總監徐惠儀、品德教育中心JEMS創辦人及校長馬露明、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任何玉芬和勵智協進會榮譽顧問莫何敏儀分享,如何遠離公主病、教出小淑女!

你怕女兒變「公主」嗎?

你怕女兒變「公主」嗎?

本港的學校大都著重文本教學,知識來自課本,只要願意乖乖讀書、用心溫習、學業成績應該不會太差,這個學習模式跟女生的特質不謀而合,女孩子乖巧聽話,老師要她寫字寫得工整,她不會把字寫在方格之外;要她好好讀完課本、溫習考試,即使再悶也會乖乖坐在書枱前完成「使命」,與好動反叛男生相反,女孩做事未必需要很大的動力或興趣。

家有掌上明珠,廿一世紀爸媽最擔心甚麼?看看他們怎樣說……

Q1:在女兒的成長路上,你最擔心甚麼?

Q2:你會做些甚麼防患未然?

八爪魚家長梁樂爸

《明報》〈八爪魚家長〉專欄作家;兒子希希3歲、女兒言言3個月

1.在女兒身上看到太太的性格——多愁善感,很容易不快樂。

2.由細到大幫她「洗腦」,每天唱「everything will flow」、教她思想要「單純」、快樂過活,不論是快樂、失落、哀愁、得失……全部都會被時間沖淡,所以要選擇快樂,快樂是選擇!

名校爸爸李臻

《NOW》新聞台首席主播、女兒Audrey 1歲3個月

1.老套說話,最擔心的當然是女兒能否健康成長,其他學業、音樂或體育成就都變成次要的問題;其次擔心她被過分溺愛,最終不能自理,或失去同情心、同理心;還有EQ,這比她有高IQ重要。

2.在她做錯時,用嚴肅的語氣讓她明白自己不對,獎罰分明。她現時學走路,愈走愈好,我不怕她跌跌碰碰,只有這樣,她才會學習站起來,當然我會在她看不到的地方觀察,稍稍保護她避過危險。

綠色教育先鋒海星

自然學校校長、兩個女兒分別3歲、5歲

1.太乖,經不起責罵;女兒發脾氣、扭計時自己又要堅守原則、不能認同她們的要求,例如女兒好想吃糖果又不能給的時候。

2.多給支持、鼓勵,如她哭時抱住她,一方面堅持底線但也要接納孩子的情緒,小孩子不能吃糖果已是懲罰呀!

親子專家許芷茵

《黃巴士Light》總編輯:家有17歲男生、15歲女生

1.被欺凌時啞忍就算,她膽小、怕羞又怕吵架、說話聲音好小,小時候甚麼都讓人,有次她告訴我她嬲了一個人,我高興得不得了1

2.用電視劇情節、學校生活、自己的生活作例,時刻提醒她凡事「據理力爭」。

女孩子的特質有很多,但凡事有兩面,女生專屬的優點也很易成為她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:

正面

乖巧聽話

表達能力較強,善於交際和討人歡心

專注力強,能理性學習

心思細密、觀察力強,對周遭事物敏感

反面

怕事,容易被欺凌或被「控制」

缺乏主見、不夠主動

難以發展個人興趣,或不會主動追求夢想

情緒容易牽動、鑽牛角尖

為家中小公主把脈!

家有兩女的徐惠儀因工作接觸好多家庭,她發覺從前人人想生仔傳宗接代,隨著養兒防老觀念逐漸淡化而轉軚求女。

Round TWO

為家中小公主把脈!

大氣候改變,上一代說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,做到護士、教師已是人上人,來到現代,人們卻大聲疾呼「女子無才一定唔得!」徐惠儀說自己小時也嬌生慣養,要現代父母「返轉頭」根本不切實際。

如今家庭環境改變,也令生在這時代的小孩不用刻苦過日子,女生人人有書讀、社經地位提高、男女更見平等,但有沒有想像過為甚麼我們跟孩子都是聽《白雪公主》、《小魚仙》長大,相同的童話故事說在今天,卻養出公主病小孩來?

1.公主衫惹禍

社會進步了,對女性的定義卻停留在長髮、斯文、穿裙子,「公主」打扮既大行其道,公主病也可從這說起,「我們小時候也會想去主題公園,但從沒想過要扮公主,」徐惠儀提出了很有意思的看法:「這個商業社會好多產品,雖然很久之前已有迪士尼、玩具反鬥城,但很難找到一套公主裙吧!」一條龍由故事、布偶到服裝,公主產品多了易買了,現代家長較上一輩富裕了,加上多是一孩家庭,結果更捨得花錢,有些父母甚至藉以補償當年「缺失的童年」。

不用阻止女兒追潮流,只要她們的打扮要與年齡相稱便可以了

不用阻止女兒追潮流,只要她們的打扮要與年齡相稱便可以了。 - 徐惠儀

對策:公主裙?穿不得!·一套公主裙足以令小女孩代入「等王子」、「被服侍」的角色,買給女兒之前宜三思。徐惠儀提醒父母讓女兒看童話、「扮公主」同時,也要讓她們知道女生的美沿自內在而非外表:「可讓女兒知道身體裡有一顆種子,會種出花朵。」她說女人天生知道何謂美醜,年月過去,自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,散發出應有的美態,父母可做的,是從小告訴她們愛惜身體是尊重自己的表現,也要提醒她們要恰如其分,只要認為合適,不入流也沒關係。至於長大後甚麼衣飾才適合自己、「暴露幾多、著幾多、跟哪潮流」,應交女兒自行決定。

2.無對象「密密傾」

香港社會凡事講求成效,好成績能入好學校自能上流這個思考模式深印我們腦海,但父母應該記住學術成績只是人生的其中一項小成就,馬露明提醒短視教養方法令孩子也變得短視,當孩子只以學術成就為眼前所有,一遇失敗,全盤價值觀也會崩塌。

對策:任她講、多開導。「女仔好敏感,用廣角鏡看事物,」徐惠儀說女孩子接收情感時會看得多、看得廣,最終「諗多咗」,情緒管理對她們十分重要:「一定要多交談,不要阻止她們講,」女生天生愛「傾密偈」,故聽聽女兒心事好重要。

3.不知興趣,凡事喊累喊放棄

沒有人會反對環境許可下應讓孩子多試多參與,任何玉芬認同不應讓孩子只顧學術,在體格、興趣等方面都要有均衡發展,因為工作緣故接觸大量學生,發現正值青春期的中二、三學生最愛收起自己、避免成為人堆中最搶眼的,大人可做的是從小幫助她們放大強項、找對學習方向很重要。

對策:先覓興趣堅持闖關·徐惠儀說孩子成長中最重要是「搵自己」,父母要協助他們設下目標、抓著理想。但女生不像男生般很快知道自己的興趣,然後一頭栽進去,加上天生被動,父母應配合不同成長階段,宏觀地替她們全方位規劃。有好的規劃,也要讓孩子堅持,莫文蔚媽媽、人稱莫Auntie的莫何敏儀的貼士是:先讓她們試學幾節,真的有興趣才添置器材,例如她讓女兒學古箏,最初只租不買,幾堂之後問過她是不是真的感興趣、願意持之以恆才跟她一起買古箏。

任何玉芬說除了尊重女兒意愿才報班,也會堅持要她捱過指定難度的課堂,例如中國舞要過了三或四級,才可說放棄:「若遇到困難便不做下去,到頭來只會一事無成。」更甚的,是不能面對挑戰,她提醒,孩子日後要立足社會,僱主看重的會是共通與應變能力、責任心、是否敢於接受挑戰等,而非學術成績。徐惠儀更建議可讓女兒藉參與課外活動強健體魄,踢球、露營、幼童軍等都是不錯選擇,學會刻苦更可訓練規律。

JEMS設自助小食部,放著各款標志了「價錢」(其實是積點)的零食、計算機、兌換表和支票簿,學生小休時可以用自己的積點買零食,他們只要在支票簿上寫下要支付多少積點、餘下多少積點便可。如何獲得積點?主要是家長付鈔,其次是學生幫助別人後獲得獎賞。馬露明說學生除會買零食請同學吃,更會買來請到訪學校的嘉賓吃,近月她把小禮物加進去,有學生會買來送給家人。一個小角落,已能讓學生掌握金錢和分享概念。

·馬露明指如今甚麼都要「快啲快啲」、學術成就是首要,令孩子不把沒好處的事情放心上。

.物質過盛,造就小小購物狂 當年物質太缺,如今父母對於小孩的要求毫不吝嗇,結果廿一世紀小孩「要乜有乜」,上有爺爺嫲嫲公公婆婆爸爸媽媽,六個疼一個,「病況」可想而知,爸爸媽媽除了會把女兒打扮得像公主,衣飾配搭天天新款,更甚的,玩具堆積如山,久而久之,不知愛惜。

·女兒很想學縫紉,任太便買了衣車給她,結果自己也受惠!

·任何玉芬在女兒還小時就告訴她,物質不是必然,也不是無限量供應。

4.物質過盛,造就小小購物狂

當年物質太缺,如今父母對於小孩的要求毫不吝嗇,結果廿一世紀小孩「要乜有乜」,上有爺爺嫲嫲公公婆婆爸爸媽媽,六個疼一個,「病況」可想而知,爸爸媽媽除了會把女兒打扮得像公主,衣飾配搭天天新款,更甚的,玩具堆積如山,久而久之,不知愛惜。

對策:約束自己、擇善而買·任太說她和丈夫不會甚麼都買給女兒,「家裡的課外書都是別人給的,我會告訴她書是怎來的,也會跟她一起收拾舊衣服、書本送給人,」在任家,物質不會無限量供應,過多的、已經不合用的要跟別人分享。「女兒見到同學有專業相機自己想買,我說之前買的還可以用,我不會買給你了,然後讓她決定要不用自己積蓄去買,」她提醒女兒,照相的重點在於技巧,若真的想學攝影才應考慮「投資」,思前想後,女兒還是不捨得。

不過,任太也不會事事說「不」:「真的感興趣便應扶她一把,」例如她知道女兒很想學縫紉,在她念小六時買了衣車給她,結果,她做了好多小袋子送人,她自己也得到一個iPad袋和環保袋,女兒更花上個多月時間在iPad袋上繡上一個細胞,送給任教生物的媽媽。

棉花糖女孩 作者·Leonard Sax 出版社·遠流

內容·今天的女孩就像棉花糖,外表甜美但內在空洞,光鮮亮麗外表不過是虛幻表相。本書從性認同、網路泡沫、病態的偏執及環境等各方面剖釋少女自我意識薄弱、不堪一擊處境,透過真實故事激勵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採取有效行動,身體與心靈雙管齊下照顧女兒。

香港家庭一般生活富裕,除了有祖父母照顧,傭人不缺,作為雙職父母,有人幫輕家務乃必然,只是幫得太多,幫出禍來。

女孩子願意承擔,身心才會強壯起來,所以要告訴孩子自己的事要自己做!

馬露明

女孩子要對大自然和動物有愛心,讓她們負責照顧家中動、植物,自能培養同理心。

莫何敏儀

5.服侍太周到!

香港家庭一般生活富裕,除了有祖父母照顧,傭人不缺,作為雙職父母,有人幫輕家務乃必然,只是幫得太多,幫出禍來。「工人沒幫我執功課」、18歲大孩子出門仍要工人綁鞋帶、高中生在實驗室打破儀器不會掃……類似例子經常聽到,徐惠儀更聽過有家長認為「成績好,煮飯洗衫唔係好得都無問題」。

馬露明不時也遇上有家長、學生將欠帶功課責任歸咎傭人,「我會問孩子,功課給誰的?」她提醒爸媽毋須太緊張孩子做得不好、學業太忙無暇兼顧家務,「家長心態是,孩子有更多重要事情要做,著鞋、執書包、沖涼,外判好了。」更甚者,連吃飯過程都交傭人餵食,女兒不變公主才怪。

對策:傭人的話,孩子要聽·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做,莫Auntie說父母應告訴孩子要聽大人話,包括工人姐姐,而且人人都有工作,爸爸媽媽勤力賺錢買東西給孩子、工人姐姐用心做家務,孩子的工作就是乖乖返學、讀書。馬露明就認為父母要讓孩子面對問題、厘清責任誰屬、清晰傳遞「傭人不是服侍你」的訊息,當然要配合身教,例如大家一起吃飯,飯前可以一起擺放碗筷;自己愛穿甚麼鞋就先學會怎穿;跟傭人說明她的職責也很重要,不然事倍功半。

在中國人社會,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觀念仍重,故此女生要上家政課、男生做木工,懂得做家務是身為女孩子的基本,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任何玉芬既是中學副校長又是媽媽,雖然女兒沒有公主病,但也擔心她太過依賴,故在她唸小五時狠下心腸辭掉傭人,將女兒逼上梁山。

「她要自己上學,沒人替她背書包,要學洗衫、收拾,」女兒初期對作息習慣頃刻改變也有埋怨過,但現況如是只得乖乖面對,她也不時提醒女兒「少了傭人我們也能做到。」當然,父母也得體諒和接受孩子時間、能力有限,不能一下子做到滿分,如房間整潔便可,不要力臻完美,任太形容那是「戒尿片」的過程——痛苦但必須,如今女兒已習慣親力親為,變得獨立起來。

6.事事遷就,不知人間疾苦

「郊遊?太曬了!」女生柔弱令人想要處處維護,徐惠儀說現代父母過度保護,孩子的經歷少之又少,局限發展之餘遇事自然不懂處理,更甚或助長孩子任性橫行,任太也強調父母不能時常挺身而出,凡事說「好」或替他們出頭是害了孩子,教會他們保護自己才是上策。馬露明提醒家長應放下「不能讓孩子失敗」的想法,學術以外的東西自理、處世的能力,才是伴著孩子成長的東西。

對策:讓她成為照顧者·公主病女生的另一問題是不知珍惜,自然也不懂欣賞事情底蘊、不會體諒人家的苦、不懂感恩和與逆境抗衡、變得脆弱。要扭轉局面,莫Auntie建議從行動開始,讓孩子照顧動、植物,買旗的時候把錢交給她投進旗袋,讓孩子知道分享的重要,習慣關顧身邊人、事、物,自能培養同理心。

終極絕招:

罷工迫使女兒做家務

來自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史迪威太太造成了一股媽媽罷工潮,事源她對三名女兒平日亂丟東西的壞習慣終於忍無可忍,決定不再替她們洗碗碟、洗衣服和收拾。史迪威太太隨即罷工,短短六天,三名女兒已令家園凌亂不堪,廚房更傳出臭味,期間三名女兒曾投訴17次,她依然「企硬」,終於迫使三名女兒做家務。事件被廣泛流傳,英國、法國、芬蘭和澳洲等地媽媽都說要效法,希望能改變孩子不做家務的陋習。

Brave New Girls: Creative Ideas to Help Girls Be Confident, Healthy, & Happy

作者·Jeanette Gadeberg 出版社·Fairview Press

內容·直接從家庭關係、友誼、朋輩壓力、個人形象、金錢管理及性騷擾等多方面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面對的挑戰,並提供有用貼士教女孩如何解決現今網絡世界出現的各種情況,如網上欺凌。

公主向前走 作者·Marcia Grad 出版社·方智

內容·以童話故事為背景,主角維多莉亞公主從小壓抑自己最真實的情緒,做個聽從父王、母後話的高雅公主。有一天,公主下嫁完美的白馬王子,誰料王子突然變了另一個人,公主想了許多方法來挽救婚姻不果,在她崩潰之時,遇見睿智的醫生,鼓勵她正視真理。

教出好女兒 作者·雲曉 出版社·野人

內容·針對女孩0-7、8-12、13-18歲三個階段,從學習力、個性氣質、情緒EQ以及青春期等方面,仔細分析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。作者藉十多年來累積的「親子輔導案例」,提供許多關鍵的教養方法,讓讀者輕鬆教出好女兒!

Round THREE 重拳打走公主病!

Round THREE

重拳打走公主病!

父母做足預防措施,自能讓女兒遠離公主病。不過,社會愈來愈重視多元發展,女生要變得自立自主,才能應付日後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,現代家長是怎樣裝備女兒的?女孩子成長,要給她們哪些養分?讓我們針對女生弱項,齊齊出招!

招式1 讓女兒如男生一樣強!

劉家一對7歲孖女Elise和Amelie活潑好動,在拳館的兩個小時跳個不停,劉爸爸、劉媽媽最擔心女兒忸怩沒自信:「我們不把她們當是女孩養,時常告訴她們不要輸給男孩子!」二人說廿一世紀出生的小孩家庭環境好了,平衡發展各種課外活動很重要,課餘時間不能只顧學術或音樂發展,所以讓兩個女兒學打拳、健健身:「她們還可以認識朋友、建立自信和專注力。」兩年半來成績不錯,打拳令女兒身心都變強,最重要是讓她們沒興趣時可以「QUIT」,發自內心的喜歡自會持之以恆,打破沒耐性弱點。

陳家的三個孩子:美霖8歲、學拳4年;保霖6歲、學術1年,家中還有3歲小兒子,陳爸爸說如今已沒男尊女卑、甚麼男仔可以做女生就不能,有機會都會讓女兒試試看。眼見校園欺凌日多、社會變得複雜混亂,陳媽媽擔心女兒在外不會保護自己、不懂應付陌生人突如其來的「襲擊」。

「大女『男仔頭』」些,二女很愛美,有點『公主病』,小小事便哭。」二人想到讓她們學拳,訓練反應要快和靈活,起初保霖也不情不願:「覺得『唔靚』,衣服不美、流汗不美,玩完頭髮又濕又亂,」後來爸媽一起力推好玩、鼓勵她試上一課,看看自己喜歡不喜歡再決定。結果保霖看著姐姐練習又覺有趣,學拳一年,變得「硬淨」了,也願意嘗試新事物、享受其中:「至少沒有上幾分鍾課又跑過來喊累了!」

孩子的朋友多是媽媽朋友的孩子。益友對女生成長好重要,不想女兒誤交損友?媽媽有責!

·馬露明:「孩子的朋友多是媽媽朋友的孩子。」益友對女生成長好重要,不想女兒誤交損友?媽媽有責!

·馬露明(左)說爸爸馬時亨(右)是大忙人,除一家人吃晚飯,每逢假期也會一同外遊,建立共同、美好的回憶,她更為自己和妹妹是個戀家女生而驕傲。

招式2 告訴女兒朋友重要 黑白更重要

馬露明說女孩子好重視關係,問她們有甚麼不開心時,往往得到「某某今日嬲咗我」這類答案:「男仔自己一個無問題,女仔卻愛群在一起!」一起上廁所、一起放學、一起聊天,女生彷彿天生要有群體生活,因此,女生較男生早發展交際能力而且遙遙領先。

可是,正因為女生喜歡群體生活、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問題亦隨之而來——很易隨波逐流,人家說對她也不會說錯,當女生年紀還小,未會分黑白是非,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又不知怎去收拾殘局,結果半推半就,誤入歧途。馬露明舉了一例:A欺凌別人請B參與,明知欺凌不對的B不想得罪朋友,不想參一腳但又不敢離開現場,結果選擇沉默站到一旁,不出手阻止也不離去,最終也不開心。

女孩明知不對也「參與」其中,怎辦?「首先要告訴她沒有阻止、站一邊都是幫了恰人的一方,然後再協助她建立一套價值觀,」馬露明說父母可用實例告之女兒,如不同意時應該怎去阻止?對錯事要大膽說不、遠離現場等,實在的例子有助她們掌握應對方法,當然也要鼓勵嘗試,讓重視關係的女孩知道,家庭永遠在後方「撐」自己

招式3 以身作則,遠離損友

作為父母,也可以多留心女兒跟甚麼朋友在一起,甚至可以幫她「選朋友」:「孩子的朋友多是媽媽朋友的孩子,」馬露明說媽媽們之間熟稔,她們的孩子自然會成為玩伴,所以,媽媽選朋友時慎重些,也是保護女兒的方法。

到女兒大一點,父母又會擔心她遇人不淑而蝕底了,作為兩個女孩的媽媽,徐惠儀認為自己不能一世跟著女兒出入,只要告訴她們應該要抱持甚麼態度與人相處,讓她們按自己意思演繹便可。

在她講完之前勿教訓 三個女人一個墟,一句俗語說明女人喜歡圍在一起吱吱喳喳說個不停,的確,「分享」是女人的天性,小女孩也不例外,馬露明說她的女學生大都愛將開心、不滿、傷心、失意等情緒訴諸說話,即使不是主動地把情緒一口氣「傾倒」出來,也想大人多問候自己,分享想法。

不約而同莫Auntie也有這擔心,當年就在女兒到意大利留學前的每個晚上,逐少逐少的在飯後給女兒喝不同的酒,試試她的酒量和醉酒後的反應,也不停叮囑她不要與人鬥酒;跟朋友外出時離座前一定要把飲品喝完,如果未喝完,回到座位後一定要點另一杯飲品,「更重要是組姊妹團互相保護,一旦有人飲醉了就一起送她回家。」女孩子知界線、有防范心是很重要的,所以莫Auntie說有「常識」是氣質女孩的重要條件。

招式4 在她講完之前勿教訓

三個女人一個墟,一句俗語說明女人喜歡圍在一起吱吱喳喳說個不停,的確,「分享」是女人的天性,小女孩也不例外,馬露明說她的女學生大都愛將開心、不滿、傷心、失意等情緒訴諸說話,即使不是主動地把情緒一口氣「傾倒」出來,也想大人多問候自己,分享想法。

如果女兒是前者,父母大可以先讓她說個夠,只要不時點頭回應,哭就由她哭,不用著急為她解難,那女兒說畢自會「舒服晒」。及後遇上適合時機,如看到電視劇情節與女兒分享過的情況相若、突然聊起某某同學,便可借題發揮,再灌輸大道理不遲。若然女兒是後者,不主動但卻心事重重,父母也不用心急逼她說話,只是靜靜坐在她身旁,拍拍背、掃掃頭以表關心,或者用實際簡單問句「怎麼了」、「不開心嗎」便可,她說就由她說,不說改天再問也可以。

·父母可利用坊間談及友誼的故事書,向女兒解釋結交不同朋友時有不同的相處方式。

Y世代的誘惑

Facebook、微博、WhatsApp,互聯網發達、資訊迅速流動、留言轉眼流走,人與人之間毋須相知相交便已能一身集萬千寵愛,建基於虛擬世界的友誼轉眼即逝,對於重視關係的女孩來說絕對是一大衝擊——我不答應見面他便和我絕交;我不「讚好」她們一定會杯葛我;這個男生好像很關心我,跟他交往也無妨……

Y世代(Gen Y ,或稱「N世代」:The Net Generation、「千禧世代」:Millennial)孩子一上線,父母無從知道孩子往哪鑽,面對未知世界,諸如此類的擔心有多無少,要全面禁止i產品嗎?不可能,馬露明說,坊間有很多apps都是好教材,電子產品本身也無好壞之分。再者,當有學校要求一人一機做功課,禁止上網並不實際,回到根本:

·告訴他們如何做個負責任的互聯網使用者;在網絡世界甚麼他們可以做、甚麼不能做

·訂立使用規則,如先完成重要事情再上網、吃飯不能用電話等等

·多帶他們外出遊玩,讓他們知道電玩之外有其他選擇

當女兒找你傾訴的時候,不要關起耳朵,也不要心急回應,而要代入女兒平日的思維,想想她當下需要甚麼,讓她先抒發。

招式5 記得打開耳朵、閉上嘴巴!

所以,當女兒找你傾訴的時候,不要關起耳朵,也不要心急回應,而要代入女兒平日的思維,想想她當下需要甚麼,讓她先抒發。延後重申自己的想法與建議,效果往往較即時叫女兒收口聽自己講來得好。所以,家中有女,「家庭時間」好重要,莫何敏儀說飯桌是全家一起聊天、分享一天怎過、交換想法的好地方,爸媽會聽到很多孩子心事、成長「大件事」——女兒的同學不問自取,拿了她的膠擦,「我問她『那你怎辦?』她說『我想喊呢』,於是我乘機教她如何收拾殘局。」這就是一堂人際課了。

所以工作再忙都好,莫何敏儀建議應考慮減少在晚飯時間應酬,確保每天一起吃飯、花半小時聽聽女兒心事,多問「那你應該怎解決」、「你猜媽媽會怎做」,刺激女兒主動動腦解難。

招式6 說話要具體而實際

怕女兒耳仔軟、被唆擺,應從灌輸正確概念開始,「不教她們如何處理的話,遇事時她們真的會不懂面對,」馬露明指只要女孩抱持堅定的信念,遇到兩難時也能發揮小宇宙——自己解決,孩子到了3歲便能辨別是非黑白,這時,父母可以教她分對錯,但記得「灰色」的概念太複雜,故不能模棱兩可。

另邊廂,在孩子問「點解」之前也不用解釋太多,「意義」對於年紀小的孩子來說還是太抽象、太難掌握,到了她們開始問點解,就可跟她們討論「灰色地帶」,講明怎去判斷對錯,沒明顯對錯的新聞時事是很好的討論題材。

「家裡有討論氣氛好重要,不同年紀可有不同層次的討論,」徐惠儀說此舉除可讓孩子關心社會,同時讓女生知道人人都可有意見,更可示範如何尊重別人的意見。馬露明提醒每個孩子發展都不同,有的5、6歲已經好好奇,有的要11、12歲之後才想知多點,不能一概而論。

·男女教養大不同,徐惠儀說教女要讓其知分寸、懂自重,凡事恰如其分。

女孩子有自信很重要,若她很內向,就鼓勵她參與請求團隊合作的課外活動。

女孩子有自信很重要,若她很內向,就鼓勵她參與請求團隊合作的課外活動。

任何玉芬

招式7 自信要「建」不要「給」

女生總需要別人肯定,莫Auntie說父母可出招幫她建立成功感,當中「幫」字很重要:「你說一千次『你好叻』都沒用,她不會認同的,要做到她自己也覺得自己好叻才行。」想當年,莫文蔚的哥哥好叻,贏得學屆辯論比賽,眼見唸初小的女兒甚麼成就也沒有。

有次女兒說要參加英詩朗誦,她就知道時機到了,於是,曾教英文的她在女兒面前示範一次如何演繹詩句、細心講解如何把故事說得動聽。結果她真的贏出了!那是哥哥也沒贏過的獎項,「然後我便要她參加公開組,跟全港學生作賽,」參賽者來自不同學校,包括國際學校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,一步步挑戰自己,建立屬於自己的自信,莫Auntie說,女孩的信心一闊三大的,試過成功自有向前動力。

莫Auntie解釋一個家庭包括爸爸、媽媽和孩子,各成員也有其崗位要緊守:爸爸是外出賺錢的一家之主、媽媽負責設計家裡氛圍,家庭關係融洽與否、孩子能否健康成長,媽媽態度好緊要。

任何玉芬也認同父母應為兒女設計成長環境,她的女兒今年唸中三,因為身形細小,小時候常問她「點解唔生得我高啲」;「我會說『媽媽生得你唔夠高,但有人高有人矮,你有啲嘢叻過其他人喎!』」然後一起細數長處,這也是幫助女生建立自信的好方法。

招式8 別把女兒當公主

女兒性格內向文靜,本身又不太突出,加上身形「細粒」,任太最擔心她缺乏勇氣,事事啞忍、不主動爭取。任太常給學生人生規劃建議,對於親女兒也一視同仁——順著性格走,別以為這是難事,看一個孩子在遊戲的表現便能掌握一二。

任太說女兒天生怕羞,表達能力一般,但從一次生日會集體遊戲中看到她有很強的觀察力,專注力和記性都好,玩聽指令的遊戲時十次十次都能做到,決定放棄催谷成績,挑戰她的交際能力,選了一家沒太多功課、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同學接觸、認識社區的九龍靈糧堂幼稚園,閒時多跟她逛博物館,務求以外界刺激讓獨生的女兒由內向變成外向,到了升小、升中,她仍堅持想法選讀男女校,鼓勵她選講求團體精神的課外活動,例如合唱團,讓女兒懂與兩性相處,加強交際能力。

「為何初中、高中課程這樣設計?因為背後有教育學家、心理學家做了很多研究,知道甚麼時期應發展哪種能力,」任太相信只要應該因應孩子成長階段調節學習速度和深度,循序漸進,故只要女兒根基可以,待長大後再谷成績不遲。

後記

徐惠儀說公主病不是香港獨有,加拿大便有媽媽跟三個女兒「鬥唔做家務」,把她們從公主圈帶回到現實,當然,我們不用把情況推至如此極端,但故事教訓我們,平日多走一小步,女生本就懂得向前走,大家的家裡也只會有勇於承擔、端莊優雅的陽光小公主。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